矶钓诱饵的种类与选择(矶钓挂什么饵料最诱鱼)

鱼梦谷鲮聚宝:专攻鲮鱼的高效饵料

诱饵的选择与对象鱼习性息息相关,正确的选用及施打诱饵,能大幅提升中鱼率。若诱饵性质与目标鱼习性不搭配的话,那垂钓效果会是非常糟糕的。

矶钓一定要打诱饵吗?

诱饵,俗称ASA,日语饵料、饲料的意思。是矶钓环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不打诱饵就不能算是在钓矶钓。矶钓的精华就是一个"诱"字。那么矶钓可以不打诱饵吗?如果不追求垂钓效率的话,的确可以不打。荒矶、外礁、离岛等钓场,不打诱饵的话,只是钓多钓少的区别,而一般钓场如果不打诱饵,那就是十钓九龟了。

有些人觉得就算打诱饵,钓况也不理想,不如省下诱饵钱,抱持这种想法的钓友应该不在少数。我的建议是

(1)如果你想成为高手,并且想学习矶钓技巧的话,那么诱饵的花费是必须的,可以当作在缴学费。

(2)如果只是想简简单单就能钓到鱼,不想搞那么複杂,建议尝试看看其他钓法,例如沈底钓法、前打钓法、诱饵笼钓法等,这些钓法在某些情况下有着超越矶钓的表现,成本上也节省许多。(3)如果是只想吹吹海风,做个愿者上钩的雅士,也无不可。钓鱼是很好的休闲活动,请临走前携带走随身垃圾,保持乾净的钓场,方便下一位钓手,能够做到的也是位优秀的钓手了。

矶钓诱饵有哪些种类?

矶钓诱饵大致上分两大类,即千又グレ(读作哭累),90%诱饵包装袋上都会注明这两个字。千又型是对亲底型鱼种作诱钓,针对喜欢生活在中下层水域的鱼类。グレ型是对浮水性鱼种作诱钓,针对喜欢在上层或水面摄食的鱼类。

千又型诱饵

此类型通常采玉米、大粒麦片、蚵壳等高比重素材,以及黏性较高的粉料,让大部分的饵料能够落入底层,藉此集中诱引亲底性鱼种,或者是作为一种诱钓战略,避开水面小鱼,把目标鱼或较大体型的鱼诱往深层来方便作钓的一种诱饵。"千又"在日文的意思就是指黑鲷这种亲底性的鱼类,虽然一般千又型诱饵都是参考黑鲷的摄食习性来做设计,但不一定就是要拿来钓黑鲷,钓取任何一种亲底性的鱼类都可以使用。

グレ型诱饵

此类型通常采细目麦粒、麵包粉、海藻、膨胀粉等轻比重素材,以及使用抛投落水后就会散开的粉料,让诱饵在水表层就扩散开来,以自然的方式随波乘流,藉此吸引浮水性鱼类靠近觅食,或者是作为一种诱钓战略,诱惑目标鱼上浮离开水底障碍物,降低磨礁断线的机率。"グレ"在日文的意思就是指黑毛这种喜欢上浮摄食的鱼类。一般グレ型诱饵皆是参考黑毛的摄食习性来设计,可以用来针对任何浮水性鱼类。

诱饵一定要加南极虾吗?

有机会的话,不妨潜水观察一下。大鱼被诱饵诱引过来,如果没有立刻找到东西吃马上就会游走,即使之后再补打诱饵也不理不睬。这是因为大鱼找不到东西吃,就会认为这条味道情报是假的,不会继续浪费体力待在一个地方搜索,对任何一个野生生物而言浪费时间待在一个空有味道而无食物的地方是一种高风险的选择,尽可能消耗最少的体能去获取食物是牠的本能。因此,诱饵粉中一定要加南极虾,除了能降低钓饵的违和感外,还要有食物给它捡食,才会一直停留在标点内徘徊。

诱饵有哪些特性?远投、比重、扩散、混浊、集鱼

远投性是诱饵中最重要的机能,能够聚拢饵球,指哪打哪,对于建立标点是非常重要的功能。诱饵勺的品质也是容易忽略的重点,能够直击30公尺约6只竿子远是基本要求。抛的远和抛的准确实能提升相当大的钓果。要知道标点离岸越远鱼只索饵警戒心就越低。以及在矶钓比赛中,诱饵打得比别人更远,除了可降低对手干扰外,更可以把鱼群诱集在远处,让只会钓近矶的钓手叹气。诱饵的远投性有策略上的作用。当然,若你身处的钓点只有近处有鱼,例如沙泥底肉粽钓场,那远投性这项可以不用考虑了。

比重性是诱饵中第二重要的机能,能决定把鱼群诱集在特定泳层。轻比重,把鱼诱浮,高比重把鱼诱深,是重要的战术运用。比重性一般以黏结性的高低为凭判基准,高比重的诱饵粉较黏,能使大部分的诱饵落入底层,市面上常标示的几秒沉深,是指诱饵粉内最重素材沉速,例如蚵壳、玉米等,非指诱饵整体沉深,因此实际上还是要自己实钓测试,以抓取该诱饵粉的真实比重。

扩散性决定诱饵的乘流性,跟比重成反比,扩散性较佳的诱饵比重往往较轻,粗颗粒物较少,聚合力弱,因为容易散开导致远投性较低,反之,比重较高的诱饵往往扩散性较差,聚合力较强,远投不易散开。グレ型诱饵往往最注重扩散性,视觉上也比较容易观察流水方向。新手往往陷入认知误区,认为诱饵扩散性好就诱鱼效果好,使诱饵厂商生产过于注重眼睛"看的见"的效能,而忽略实际效能。导致诱饵无法发挥它该有的比重。结果就是该打龟的还是打龟。拆开一包标示高比重的诱饵,结果打出去天女散花,入水还跟水彩一样扩散,视觉特效100%,让人产生这粉还不赖的良好感受,但回程冰箱还是空空如也。这种行销导向型的诱饵,市面上还不少。

混浊性是指诱饵打下去能造成诱饵带流经水域呈现短暂时间的雾化混浊效果,降低鱼索饵的警戒心,但是必须注意钓场海水的清浊度以及目标鱼是否喜好来选择,以免造成反效果。例如水清或浅场垂钓时选用高混浊(雾化)效果的较佳,水浊或深场垂钓时则恰恰相反。

集鱼力或称诱鱼力是一包诱饵粉主打标榜的功效,但是其实是最不重要的功能。一包诱饵粉,哪怕它标榜集鱼力是0,或着乾脆是不能吃的泥沙,只有抛投的功能。只要你在粉内添加一些南极虾,那么这包粉拿去无人的钓场使用,起到的集鱼效果跟专业诱饵粉是差不多的。但是钓场若有多名钓客在施打诱饵时,集鱼力才有它的差别出来,不同的鱼种在不同的季节对特定的气味会有偏好,比如黑白毛在冬季特别喜爱吃藻类,因此只要针对当季目标鱼的食性,杂食、掠食还是藻食选择鱼喜欢的味道,甜、鲜、腥、香,运用得宜的话,相较他人,目标鱼更愿意在你的标点停留更长的时间。

新手如何选择诱饵粉?

(1)依据目标鱼来选择:亲底性鱼使用千又型诱饵、浮水鱼使用グレ型诱饵、全层鱼不限诱饵类型,这是诱饵粉的基础使用逻辑。

(2)依据钓场地形来选择:障碍物多,请使用グレ型诱饵,诱惑鱼只离开障碍物,降低磨线机率。并且亲底性鱼能沿着障碍物诱高,但是不会离开障碍物太远。

(3)依据小杂鱼多寡来选择:小杂鱼过多消饵速度过快,请使用千又型诱饵,因为高比重诱饵粉黏性较高,能保护诱饵中的南极虾在通过小鱼层时能撑久一点,增加被大鱼发现并吃掉的机率,若大鱼被味道吸引过来,找不到东西吃就会马上游走,对垂钓不利。

诱饵如何施打?

好的诱饵施打方式能让你爆桶,坏的施打方式能让你打龟。许多入门者就算施打诱饵钓况也不尽理想,只是白花钱,从而少打甚至放弃施打诱饵。其实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施打方式不正确的缘故。施打诱饵就是一个"勤"字。观察海边许多钓友,皆是久久打一杓的方式,一粉一虾砖钓一整天。殊不知这样的垂钓效率是很差劲的。矶钓诱饵的份量是经过专业设计的。1包粉、1块虾砖加海水大约重量为5~6KG,这样的份量是只供垂钓约三小时。经过无数位前辈高手的垂钓经验得知,要保持标点内持续不断有饵飘落,才能达成最高的垂钓效率,单位时间内应使用的份量大致是这个比例。如果要作钓一个潮水约6小时,那么至少要消耗2包粉+两块虾砖以上。反映在实际上就是约20~40秒左右的频率在打饵。或许有人会有把鱼餵饱的疑虑,但更应该去思考的是为何餵饱前还钓不到钓不多的问题。量可以打少但务必要勤打,次数多、少量多餐。最后你会发现矶钓其实是一种很忙的运动。

【 诱饵的施打重点】

(1)开钓前施打5~10杓诱饵

告知附近的鱼儿,这边有大量的食物出现

(2)勾饵抛出钓组前施打一杓诱饵

掩护钓组落水时产生的干扰,让鱼忙着抢食诱饵而减少警惕。

(3)钓组抛出后补一杓诱饵

让钓饵夹杂在不断下落的诱饵内,降低钓饵违和感。

(4)钓组收回前打一杓诱饵

掩护钓组离水时产生的干扰,让鱼忙着抢食诱饵而降低警惕。

【诱饵的施打循环】

深场

一杓诱饵 > 抛出钓组 > 一杓诱饵 > 钓组打斜(晃竿) > 一杓诱饵 > 收回钓组 > 一杓诱饵 > 抛出钓组

※浅场

远投钓组 > 一杓诱饵 > 捲回标点 > 一杓诱饵 > 钓组打斜(晃竿) > 一杓诱饵 > 收回钓组 > 一杓诱饵 > 远投钓组

※避免钓组直落标点造成声响

【小杂鱼过多时】

每次抛竿前施打4杓在近处或流头打散,1杓在流尾标点打团,用80%的诱饵来引走小鱼。

群聚性的鱼在发现掠食者(人)时,会施放一种费洛蒙警惕其他成员,每中一只鱼,在鱼群间的费洛蒙浓度(警戒等级)就会上升一点。这就是经常让人觉得越钓越猫嘴的原因。中鱼的当下施打一杓诱饵可以缓解这种情形。只要你认为有可能对标点造成不良影响的产生,例如:船只经过,物体落水造成的声响,拉鱼脱钩,中鱼时鱼只逃窜,那么适时补上一杓诱饵准没错。

诱饵应该添加的海水比例

水份比例必须调整至刚好的状态,不乾不湿才能有效聚拢饵球,发挥该有的特性。调製诱饵时,海水要少量多次的添加,每加一次就用手搓揉一次确认含水量,避免一次性加入太多海水。如果要垂钓一整天,建议不要一次把诱饵调製完成,分成上下半场是比较保险的作法。诱饵一次性全部调製完成;万一碰上突然下雨或浪打湿了诱饵,破坏了原先设定的棚层性质,进而影响整体诱钓战略,甚至造成打龟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不加海水

南极虾完全退冰后会产生大量的水份,在"完全退冰"的状态下,例如3KG南极虾砖+1~2KG诱饵粉,可以完全不加海水或是仅加一点点海水。

少许海水

南极虾完全退冰的状态下,诱饵比例是1:1,例如1.5KG南极虾+1.5KG诱饵粉,只需要添加约300~500CC的海水即可。

大量海水

南极虾完全退冰的状态下,诱饵比例是1:1.5,例如1.5KG南极虾+2.5KG诱饵粉,需要添加约800~1000CC海水。

欢迎加入钓鱼微信群,点击查看钓鱼微信群加入方式

标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