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河怎么才能钓到鱼(野河钓鱼技巧)
我觉得这个倒不用说的这么绝对。
在任何情况下的所谓垂钓大师,如果不打算卖点儿渔具赚钱,都完全没有必要这么费劲的经营个人形象吧。
至于垂钓资源,真正的野钓环境自然资源一般都不太好,特别是人多水少的地方就更是明显。
不管鱼获多少,只要能充分享受垂钓的乐趣,高高兴兴来高高兴兴走就挺好。
像北京这种大城市里能开放垂钓的环境大多数是防洪排污河道,虽然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之后据说达到三级地表水的标准,谁知道雨水都把地面上的什么东西带到了河道里呢?毕竟河道在城区里蜿蜒流动了那么长的距离,没人能确定有什么污染物通过雨水道流到了河里,所以既然没胆吃鱼,自然只能是娱乐性的垂钓,钓了丢回去是一般的常规操作。
如果排除各种人为因素,或者基本功不扎实之类的问题。要在野外水大鱼少的环境钓鱼一定要打窝子,至于打的鱼窝子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情况来灵活调整。
一般鱼窝的形成过程都是先有小鱼、小虾被吸引,然后小鱼、小虾来此争夺食物发出的声响再吸引中型以及大型鱼逐渐聚拢过来,所以发窝是有一个缓慢的过程的。
同时窝料的选择要有策略性,既要有可口的香味儿,又不能太实在了让鱼吃饱了。
像城市内河一般很少有特别大型的鱼,所以你大量打窝料除了增加水环境的污染,本身并不会真的对于鱼获物有任何帮助。
在野外环境下,食物稀少,鱼的行动模式是在河河道里巡游来寻找食物,那在他巡游的过程里,遇到鱼儿了可能嘬一口,但是接下来很可能要继续寻求到其他地方了,可能又要十几二十分钟以后才会有下一口。
如果打好了窝子,让鱼觉得这里是一个不错的就餐地点,这样他就会在这一个小区域里游来游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这样吞钩中鱼的机会会提高很多。
所以这一条资源不是很好的河流可以得到比较好的垂钓成绩,它的基础就是对于河流水情和鱼情的理解,以及对于窝料运用的分寸把握。
当然鱼饵和窝料的搭配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是窝料优秀能聚到鱼,但是如果鱼饵被窝料比下去了,那中鱼的概率就降低了,那真的是为他人做嫁衣了。
另外,打鱼窝的时候,找到鱼才打窝,发窝快效果好。如果是不找鱼就愣打窝死等,也有可能会发窝,只不过可能发窝的速度慢、聚的鱼少。
另外一个就是要提防那些强调,调漂儿,强调鱼竿儿、渔具档次的人,那些人是被高级渔具销售代表(钓鱼大师)们洗脑了的迷信的群众。钓鱼不是时装走秀,鱼要吃好吃的食物,而不是冲着你的渔具品牌贵贱才决定上不上来。
最后祝愿广大钓友,垂钓的时候都能真正的得到娱乐效果。
参考:
资源不好的野河,要如何才能钓到鱼?
这就要看野河离家远近了,如果河近可以用打窝来聚鱼,每天定时到选好的钓位打一次窝,连打几天后再去钓!
我是用一个麻皮袋装上酒糟,刀割几个小洞,用石头固定在一个钓位上,过几天去钓,也用酒糟作钓饵!
参考:
钓鱼,必须要有鱼,这是重中之重,所谓的资源好,其实包含两个方面的原因,有鱼是前提,有鱼也要没有人每天者在钓。
这就像当地的湿地公园,算得上资源好了,新开挖的水域,水下基本上没有杂草,窝料肯定能沉入水底,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去年春节前,每个水域都是一汽车鲫鱼放进去,三四两居多,只是杂鱼也多,政府为了保证不给钓空,同样放了草虾,爬地虎等杂鱼,目的是让你不好钓。前些时间听说,还有人用网捕过,像这种经常有网捕,杂鱼多,每天都有人钓的水域虽然是鱼多,干扰也多。这就不叫好的资源。
钓鱼钓鱼,第一要有鲫鱼,第二要肯上钩。在这种情况下,就算你不打窝也一定会钓到鲫鱼。也有的人会说,能不能够钓到鲫鱼,也要看鲫鱼是不是肯配合,事实就是意味着,有鲫鱼也要肯上,不肯上,什么高手也没有用。
你说的资源不好的野河,肯定是有鲫鱼的,只不过平时钓鱼的人多,本身鲫鱼就不是特别的多,每天都有人在钓,窝子一打星直冒,但不吃钩也不行,真正的滑口鲫鱼,不要谈吃窝料了,连窝子都不进,等钓鱼人都走了,天黑了才进窝,你怎么钓呢?
所以,所谓有钓鱼高手,还要看资源是不是特别的好,好的资源才会有好的收获。没有好的资源,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只能是徒劳的。
参考:
回答了:
野钓风景美,休闲不后悔。
现在鱼资源较以前少了,原因有
1.各种大小河网工电工多
2.环境受到一定污染
3.建房建工厂
现在唯一的一条大河就是柳江河,尽管大,但受到电、网、虾笼的捕杀鱼儿减少,就算政府每年放流几十万尾鱼也无济于世,初一十五做善事的人放的鱼还不够围观者捕捞和下钓。
在这种鱼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如何钓上鱼确实有学问。我有两种常钓的方法:
1.游钓
以清水平台为钓点,边走边下钓,打少量的小鸡料,雾化后会有中上层如蓝刀、罗非、红眼来抢吃,这时可用拉饵快速上鱼。前年,我绕柳江一圈游钓,从二桥出发至三门江风雨桥,边钓边欣赏柳江风光。找了多个回湾钓点,浮钓1.5米水层的白条罗非,有时也碰上红眼。一次,2月底,我沿清水平台钓至三门江风雨桥,频繁刷饵引来了一条一斤多重的红眼鱼,遛了近十分钟才降服它。游钓共钓上红眼3条,蓝刀罗非不下200条。
2.多做窝,勤换口
由于鱼儿资源少及分布散,必须做多个窝点才能钓上鱼。至少做三个窝,可用颗粒小鸡料,夏秋每个窝洒50颗,冬春鱼儿摄食少只洒15颗,每个窝勤换钓,若某个窝上鱼不停就主钓此窝。浮钓有鱼钓浮,底钓有鱼钓底。
多年来我用这两种方法钓鱼很少空军,钓友们不妨一试。
图片取自网络,谢原作者,侵权速删。
参考:
对于这个问题,相信是很多钓鱼人比较无奈的事情。想想小时候那时的资源可不是现在可能比拟的呀!那时,就是在河里洗澡,在河边草丛中都能摸上几天鱼来,现在不要说钓鱼了,就是拿网捕也是要有好运气才行。
回到问题上,题目中的问题,我现在也是面临着。周围就一条大一点的河流,其余都是小沟小河,鱼不多,大鱼更少,即便如此,周遭这些水域还是经常被网工和电工光顾。作为钓鱼爱好者表示真的很无奈。
一般我一周回去钓一次,每次的有多有少,多的十几,二十几条鲫鱼,少者一两条白条,甚至空军。既然这位钓友提出问题了,我就根据自己的作钓钓经验来分享下自己的观点。
资源不好,钓位选择很关键
既然资源不好,鱼儿密度小,想要有所收获就要寻找鱼儿喜欢待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大几率的找到它们。哪些地方鱼儿喜欢呢?食物多,氧气足,能避险的地方。
选择食物多的钓位
首选是有水草的地方,老钓位,这两点作为钓鱼人都懂的,就不过多阐述了。
另外,水域如果有进出口的话,进出口的两侧,倒是不错的钓点选择,因为这两侧往往是食物汇集的地方。
还有,紧挨水边人们活动的地方。比如,我在安徽的时候,工厂的食堂就紧挨着水边,洗碗刷锅水,剩饭都会从下水道冲到河中,这个地方就是人为无意造就的鱼儿食物场,也是钓鱼人的黄金钓位。来这个地方钓鱼的人,经常性的一个比一个早。
选择氧气足的地方
不光是人类需要氧气,水中的鱼儿同样也是不能欠缺的,它们对于氧气的需求和对于食物的需求是同等重要的,所以,选择氧气足的地方也能大几率找到它们的身影。
水域的进出口
水域进出口的地方不但食物丰富,而且由于水是流动的,这些地方的氧气也是充足的。
下风口
在有风的时候,下风口同样是具备食物和氧气两点优势的。
选择有障碍物的地方
鱼儿除了对食物和氧气的需求外,安全感对于它们来讲也是极其重要的。
钓鱼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每每有大鱼中钩后,如果钓位有水草的话,它们往往会往有水草的地方钻,因为它们知道,这些地方能够藏身的。所以,基于这点,我们钓点选择这样的地方也是可以大几率找到它们的。
比如:杂草丛生的地方(密度不易过大),被水淹没的树枝处,有大石块或者桥洞旁,桥洞下这些都能满足鱼儿藏身的需求。
选择这些地方有一点是需要注意的:虽然这些地方常常能够藏鱼,但是挂底的情况也是会多出现,建议使用单钩钓法较好。
资源不好,诱鱼很重要
资源不好,也就意味着鱼儿密度低,大鱼稀少。在这些地方作钓,诱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提前打窝
实际上,不管是在气温低的春冬两季,还是在气温高的夏秋两季,提前打窝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毕竟钓位选择在鱼道的几率太小了。
气温低时,提前两个小时以上打窝
由于气温较低,鱼儿活性不好,它们进窝的时间也就需要久一点。这时打窝最好提前2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打窝,为鱼儿进窝留足时间。
气温高,可以提前一个小时打窝
在气温高的时候,鱼儿活性足,食量大,觅食范围大,巡游区间较广,它们发现窝料的几率也就大些,所以,这时打窝提前一个小时就差不多了,只要保持频率抽杆就行了。
隔夜窝
实际上,隔夜窝的优势还是挺明显的,在一年四季都是一样。
资源不好,选择好的天气因素极其关键
天气变化实际上对于鱼儿开口还是影响挺大的,因为气温变化直接影响着鱼儿的生活环境:水温。
选择气温稳定的天气
影响鱼口的最重要因素哪个最重要呢?个人认为“稳”字最重要,这里所说的“稳”指的是水温稳定。
因为鱼儿属于变温动物,它们的体温要时刻和周边的气温一致,它们才会活动,才会积极开口觅食的。而在它们调节身体时往往是不怎么开口的。所以选择连续气温稳定的天气作钓往往效果是不错。
气温低时,选择雨雪天气前作钓
在气温低的时候,鱼儿活性降低,活动减少。特别在有风的时候更能加剧气温的寒冷。
这时的天气,突然变冷变暖都是不好钓鱼的,因为鱼儿不能适应刚变化的水温。而在雨雪天气前,气温往往稳定,这时的作钓还是不错的。
气温高时,选择雨后做钓效果较好
气温高时,酷热难耐,不光是人,就是水中的鱼儿也是一样感觉到不舒服,它们要么躲进深水区乘凉,要么依附在相对凉爽的水底栖息,这时想要钓到它们确实是不容易的。而当下雨后,气温降低,这时它们会感觉到凉爽,开口觅食的。
资源不好,作钓灵活变通很重要
资源不好,切不可固定死守,毕竟鱼儿密度小呀!它们发现钩饵的几率太小。
钓点多选几处
在这样的地方钓鱼,往往传统钓的优势更好,因为传统钓钓位选择的多,更能大几率找到它们,诱鱼进窝。
当一个钓点没有鱼,不要死等,就到下个窝子钓上几竿。
尽量提前打窝
在这样的地方钓鱼,提前打窝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鱼儿密度小,提前打窝可以给鱼儿进窝留足时间。从实际作钓经历来看,隔夜窝往往效果不错。
发现异常端倪,及时收杆
钓鱼人最怕什么?答案很明显:网工和电工。
遇到这样的情况,不要说是在资源不好的地方了,就是在资源好的地方,经过他们作业后,想要钓到鱼同样很难。所以,看到端倪早收杆才是明智之举。
比如:岸边有新鲜的淤泥,水草,水中有很多拦河网,河中有死去的小鱼等等。
引申一点
在资源不好的地方,虽然大鱼不多,但是小鱼闹窝往往还挺严重,所以,调整心态和想好对策还是很重要的。
调整心态
石头我现在钓鱼的时候,如果没有鲫鱼,鲤鱼等自己想要的鱼种,就钓半水,有时钓几条白条翘嘴,拉拉手感也是挺不错的,反正我现在钓上来的鱼很少拿走,更多的就是过过手瘾罢了。
想好对策
实际上,应对小鱼闹窝的办法还是有的,比如:调整饵料味型和状态,钓顿,钓远钓深等等。
写到最后
总而言之,在资源不好的地方钓鱼确实不容易。个人认为,在这些地方更多的做到主动才更好,因为毕竟鱼儿密度小。
另外,调整心态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为只有做到不急不躁,才能找到更好的作钓策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