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原因。喜欢冬钓的朋友们都知道,晚秋到初春时节气温低,水温低,大部分淡水鱼都处于停口状态。这时唯有鲫鱼耐寒,即使在寒冬腊月,也开口吃食,只是这时鱼的活性没有夏秋季节高,吃食动作幅度很小。所以造成的漂相就很微弱。

#为什么有些人更喜欢野钓#这几年啊,随着钓鱼运动的兴起,钓鱼人的圈子已经分成三大类:野钓、黑坑、斤塘。既然点进来看这话题的朋友,自然懂得什么是黑坑什么是斤塘。我就不赘述了。还有一种处在野钓和黑坑之间的,叫收费塘或收费水库。严格意义上讲,按时间计费的,都不能算野钓。单从作钓体验感来讲,只要是自然水域,没有养殖,即使有人看管收个几十,也勉强能算野钓。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小时候在农村,用淘米洗菜的筲箕,在河边水草或石缝边随手一舀,就能舀到活蹦乱跳的小鱼小虾;或是在放水的水渠里,徒手就能捡到搁在浅水里的鱼或龟;或是用竹竿通线单钩挂蚯蚓,在河边一下午就能钓小半桶鱼……

越来越多的钓鱼人喜欢夜钓,茫茫夜色中,在水边吹着晚风,享受着忙碌了一天之后的宁静,静静地等待浮漂下顿,起竿弯弓,听鱼线在风中呜呜的加油呐喊。几个回合下来,随着抄网出水,激动人心的大鱼也呈现在眼前。

#不畏寒冬,这就是钓鱼#到了冬季,随着气温水温的降低,有些钓友已经“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打算来年再战。也有不少钓友按耐不住心中的钓瘾、和来自大板鲫的诱惑,依然奋战在野钓前线。

新手买鱼竿时,稍不留神就会掉坑里。钱损失事小,关键是好不容易遇到一条大鱼,一台竿,不是切线就是爆竿,或者软绵绵的竿身毫无腰力,两斤的鱼要溜半小时才进抄网,等下一竿再掉时,窝子早已炸窝没鱼了……

曾经钓鱼,一竿一钩一蚯蚓,就能钓到鱼。而如今,很多钓友绞尽脑汁搭配窝料,开制饵料,鱼获却寥寥无几,有时还经常空手而归。而不少钓友就像着了魔一样,越是钓不到,就越是花心思和金钱在窝料饵料上面。于是乎,市面上各种饵料窝料那是风起云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