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是否会上瘾
钓鱼是否会上瘾?许多的人其实已经着了迷。
一套套设备(行头)下来,都要大几千吧,记得90年代上小学就开始学钓鱼了,一直野钓,那时就一根斑竹竿,用鹅毛做七星漂,用牙膏皮作铅锤,单勾垂钓,饵料蚯蚓,或者用面泡制软化(加清油与白酒),自制酒米,钓底顿口,每次都能收获大鲫。
早上五六点天刚朦朦亮,与同龄伙伴一大群,走小路翻山越岭,在一片鸡鸣狗叫声中,哼着小曲就去了河边。
至于钓点,有时选择在水草外的回湾处;有时会选择在河边的桥墩之下;有时就随便找个位置迫不及待地打窝下饵。
因为毕竟是小孩,对系统性的钓鱼缺乏概念,那仿佛是记忆的一种模糊,因为爱玩就是一群孩子的天性,哪怕能钓上几条籽麻大的鲹条就高兴得不亦乐乎。
待钓到午后天热的时候,就把竿子甩一旁,待看河边的沙地里的嫩花生无人看管,几个伙伴们一头扎进地里面,连泥扯上几把花生就一头又跳进了河里。
澡洗完花生也吃了,待傍晚收竿回家时,那花生地的老农发现花生被刨了几个坑,一直骂个不停,我们却偷着乐个不行,因为河边桥墩上面早已没了人影,其实游泳也开始从那时候给学会了。
到了情窦初开的年龄,钓鱼这一爱好更是内心深处的一种冲动,无奈上中学时学业繁重,只有暂时给搁浅了。
即使与同伴们偶尔去河边野钓一小会,也不会再去糟蹋偷摘那些老农的花生了,反而收获鱼货时,还能分他们几条吧,我想,这是一种内心的转变。
白发苍苍,那些老农或许比自己父母还大一年轮吧,农民收获粮食时的笑容,就如那河面上二三月的春风,是那么的沁人心脾。
记得有一年上中学的暑假里,抽出一些时间去河边垂钓,一大早起来在自家地坝院外挖好野生蚯蚓,装好酒米,搅好饵料面团,带上七星漂竹竿,手拎一个红色塑料水桶,只身一人就去了河边。
天色很好,透着一丝凉爽的风荡漾在河面上,卷起阵阵水波,那边杨柳枝上的蝉鸣声,如一曲轻奏着丝丝入耳,第一次觉得蝉鸣声不再那么让人讨厌。
我把钓位选择在了一处桥墩上面,桥墩把整条河一分为二,上游浅水下游深水。
然后直接打窝酒米,用蚯蚓作钓,不到一分钟钓上一条巴掌大小鲫鱼。
接着再次抛竿,但却引来了一群小鱼闹窝或又半路截口,因为那时的河水清澈见底,闹窝的小鱼也就尽收眼底。
一些翠鸟与野鸭会时不时的一头扎下去吃饱喝足,还有一些不知名的野鸟飞在河面上徘徊着。
于是开始搓饵避开小鱼,把面粉团搓成米粒大小的饵料挂于钩尖上,再下拉七星漂至露水两到三目,这样漂相灵敏度就非常高了,上顶下顿提竿基本都能中鱼,野河里的鱼种类繁多,比如黄辣丁鱼、鲫鱼、白条、龙虾、鲤鱼、草鱼、花白鲢鳙等,可谓应有尽有,如梦幻般的天堂。
只是 ,现在会这么钓的人确实不多了。
钓鱼是一种生活乐趣,也是休养生息的一项户外运动,有的人就喜欢静静地坐在小河边,感受一种自然之美!这个冬季里,朋友!你出门去野钓了吗。